老舍先生在相声发展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?_网易订阅

admin 6个月前 (04-02) NBA赛事 30 0
老舍先生在相声发展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?_网易订阅

  大家好,当你们看到小编这篇文章时,你们已经被小编犀利的文笔吸粉了吧,你们一定要多多关注小编哦~

  和很多传统艺术一样,1949年成为,究竟是生是死,全在一线之间。在此前,相声的演出内容普遍充满低级趣味,现在被广泛诟病的伦理哏还是小事,更严重的还有直白的骂街、无底线的下三路调侃、诋毁乡下人、外地人与残疾人,甚至是当众袒胸露背,都极为常见。那时候的妇女肯定是不被允许听相声的,就连学校也禁止学生听相声,相声已成为当时的社会公害之一。

  如果让这样的相声进入新社会,那无疑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,没有任何的生存空间。为了求生,相声必须做出改变。侯宝林和侯一尘等相声艺人最先行动起来,他们四处奔走,号召同行把不合时宜的内容摒弃,但是收效甚微;因为相声艺人们普遍没有文化,基本没有能力去改编传统相声;毕竟他们从小学的是这一套,一直演的也是这一套,想要另起炉灶,无异于痴人说梦。

  老舍挽救了相声

  1949年12月底,老舍先生从美国回到北京,给处于困境中的侯宝林、侯一尘等人很多精神鼓励,以及业务方面指点。他提出“把骂大街、贫嘴废话去掉,加上些新内容、新知识,既有教育意义,还有笑料,大家照样受欢迎。”老舍先生从小就爱相声,是个高级票友,所以和侯宝林等人一拍即合。

  在定下了改革基调以后,老舍先生亲自承担了修改传统相声作品的工作,并身体力行的带动身边的文人学者加入到这一工作中来;大家一起成立了一个“相声改进小组”。该小组做了三方面值得铭记的工作,将相声传了下去。

  首先,老舍和侯宝林等人号召所有的相声艺人从心底里改变身份认同,放弃以前自卑自弃的下九流思想,真正将自己定位为“人民演员”。

  其次,号召相声艺人学习文化知识,不做文盲,并对积极参与学习的相声艺人给予帮助,成立了一个互助团体“相声大会”,优先安排演出机会,保障收入。

  第三,号召所有人都行动起来,迎合上层需求,对作品进行改编和创新。

  通过老舍、侯宝林等人的工作,相声界一片积极向上的新气象。他们的新作品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,被邀请到众多的厂矿、学校和机关团体演出,并经常见诸报端,收到了非常积极的反响。1952年,侯宝林等人将互助团体“相声大会”改编为北京市曲艺工作团;该团不仅有大量的传统相声艺人,还吸收了很多进步的曲艺爱好者,积极投入到政府的相关宣传工作中去,成为后来中国曲艺界人才的摇篮,为中国曲艺的发展贡献了举足轻重的力量。

  1954年,相声首次登上上海14000人规模的文化广场表演,成为相声史的一大里程碑;相声由此真正进入了主流曲艺界,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曲艺形式。

  文章结束了,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?欢迎大家留言点赞转发啊!

相关推荐

网友评论

  • (*)

最新评论